您当前的位置 :金融界 >
稀土供需失衡有望改善?这些细菌可从废水中回收再利用……
来源:科创板日报  2023-03-17 15:55:16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相关资料图)

财联社上海3月17日讯(编辑 黄君芝)众所周知,稀土元素(REEs)是一组17种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金属元素。它们因其在地壳中的稀有性而得名,其浓度通常在百万分之0.5至67之间。这些元素在现代科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LED、智能手机和风力涡轮机等等。

因此,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各国对稀土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可谓供不应求。也正因为如此,稀土的价格非常昂贵。例如,一公斤氧化钕目前的价格约为200欧元(约合214美元),而同样数量的氧化铽更贵,约为3,800欧元(约合4,073美元)。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包括电脑、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其中一些电子垃圾中就含有稀土元素。有鉴于此,科学家们就将目光转向了“回收再利用”上,并已提出了多种回收稀土元素的方法,例如城市采矿(urban mining)或溪流中的纳滤系统(nano-filtration)。

在最近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德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更可持续的想法,他们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生物吸附”所需的物质(即稀土)。最新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前沿》杂志上。

具体而言,慕尼黑技术大学教授托马斯·布吕克(Thomas Brück)团队发现了12种特别擅长吸收稀土元素的外来蓝藻。它们可以有效地吸收废水中的稀土元素,例如来自采矿、冶金或电子废物回收的废水,同时也可以清理土地和水。

在所有实验中,一种以前未被发现的Nostoc蓝藻表现最好,每克可以从溶液中吸收84.2-91.5毫克稀土金属;而表现最差的一种透明藻(Scytonema hyalinum),每克可以吸收15.5-21.2毫克稀土金属。

不过,该研究小组发现,吸收的量与酸度密切相关,而且当溶液中没有其他金属与目标稀土元素竞争时,吸收过程会更加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藻类吸收稀土元素之后,不需要通过燃烧来回收金属,只需要通过酸、碱液或盐之类的物质就可以调节体系的pH值,然后稀土元素就会从藻类中“跑出来”。然后,只需要将溶液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些蓝藻又可以被用来吸收稀土元素,从而实现反复利用。

Brück博士表示,“生物吸附为从采矿、电子和化学催化剂生产部门稀释的工业废水中循环回收和再利用稀土金属提供了一种经济和生态优化的过程。随着稀土的需求和市场价格在未来几年可能大幅上涨,该方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标签:



【一键分享 腾讯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网易微博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Hq56]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版权声明|供稿服务|友情链接
 

环球投资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