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金融界 >
抖音举办“治理诈骗开放日”,倡导多平台联手治理网络诈骗|天天通讯
来源:洞察经理人  2023-02-22 17:55:09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资料图片)

2月21日,抖-音举办“治理诈骗开放日”。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与媒体同抖-音一道,围绕“治理诈骗”主题,就治理措施和应对经验展开交流。各方均建议反诈应多平台联手,有效解决单个平台信息有限、处罚措施不足等问题。

伴随着短视频平台信息日益丰富,用户之间交流日益密切,各类诈骗行为也开始在平台上出现且不断“创新”。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1至10月累计有260种新诈骗手法出现,且呈现周期长、环节多、跨平台等特点。抖-音风控相关负责人介绍,“不法分子多将用户从短视频平台引流至第三方社交平台,再实施诈骗,在与抖-音相关的诈骗案件中,这个数字超过了90%。”

(抖-音风控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如何主动治理诈骗)

为防范网络诈骗发生,抖-音加强主动治理,2022年,抖-音日均拦截风险登陆次数3.15亿次,对诈骗行为的提前拦截率为96.72%,防欺诈策略拦截日均保护人数超过90万。同时,抖-音在开放日上宣布智能交互反诈产品“抖-音小安”正式上线,加强对用户的反诈提示、提升用户的防诈意识。2022年1月试运行以来,抖-音小安已有效保护用户3316万,劝阻被诈骗风险用户5万多人,平台辅助提供的人工服务时长超过8000小时。

虽然采取了多种方法治理反诈,但抖-音坦言,平台的对诈骗行为的主动治理,依然存在“面对新型诈骗,被动与滞后”的问题。短视频平台诈骗行为多发生在私-聊和群聊等场景下,不法分子藉此试图将用户诱导至第三方平台,实施诈骗行为。“但是,这些私-聊等属于私密场景,平台一方面需要治理诈骗,一方面也需要保护用户的隐私”,抖-音风控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也认为,相较于其他犯罪,互联网诈骗更难以治理,“不仅仅是因为其利用的是新型电信网络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具有基于此而演变出的诈骗手段创新、诈骗对象精准、运作方式链条化等突出特征。”

抖-音安全产品经理刘欢举例,抖-音小安上线后,依然存在“用户对反诈提示接受度不高”的情况。“2022年初,平台7天内对一名用户下发了116次防诈提示”,刘欢透露,“我们还报警后由警方对其进行警示”,最终,这名女用户在被骗数百万元后悔不已,“这样的案例在平台并不少见”。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大队长朱泰隆认为,在短视频平台,诈骗行为前期多表现为正常、合法的内容,脱离平台管控后,违法特征才愈发明显,“因此单个平台对其难以甄别且打击手段有限”。吴沈括同样表示,“对诈骗链条的完整打击需要其他环节所涉平台提供帮助,由多个平台共同配合,携手治理违法行为。”

标签:



【一键分享 腾讯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网易微博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Hq56]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版权声明|供稿服务|友情链接
 

环球投资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