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头条 >
黄河行丨一张手工羊毛地毯,远销欧美各国|天天热头条
来源:百度新闻  2023-03-28 10:49:56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27日下午,山东省组织的“走文化廊道进经济园区看山东高质量发展”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走黄河文化体验廊道”来到郓城县六合新村。

“这样一张地毯,值十七八万块钱,三个人织了六个月到七个月之间。”鄄城永铭地毯有限公司总经理、图案室主任杨效强指着六合新村就业帮扶车间里一张仿照张大千《青山高隐图》编织的羊毛地毯向记者展示。一张地毯为何价值十几万?杨效强解释,一是因为手工编织,二是因为植物染色。如今,一张张羊毛地毯远销欧美各国。

羊毛编织技艺为菏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杨效强介绍,这一技艺在郓城县已有百年历史。他从17岁就开始接触并学习羊毛手工编织图案的设计。20岁时,杨效强应聘到鄄城县地毯厂图案室,成为了一名学徒,师从羊毛手工编织工艺第二代传承人谢香芝,从此开始系统地学习。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机器使用率越来越高,纯手工地毯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90年代后期,县地毯厂破产停业,杨效强和同事们都下岗了。

不过,历史没有将传统手工艺遗忘,2020年9月六合新村搬迁完成后,为推动搬迁新村融合发展,利用创业车间和配套公建,引进地毯、人发、家纺加工等产业。鄄城永铭地毯有限公司正是六合新村创业车间之一,传统手工地毯再现生机。

在市县两级的协助下,杨效强的公司先后入驻到鄄城县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艺术企业)和旧城镇六合新村的返乡创业致富车间,乘上了助力“沿黄镇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列车,为落实羊毛手工编织工艺的存续和传承再次注入了“强心剂”。在六合新村的就业帮扶车间,杨效强还设立了羊毛手工编织工艺培训班,在为公司选拔、输送人才的同时,也为更好地传承这门古老的工艺创造了便利条件。鄄城永铭地毯有限公司,为村台上的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工人月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梦馨 朱子钰 报道)

责任编辑: 任戌盈 签审: 刘芝杰

上观号作者:大众日报

标签:



【一键分享 腾讯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网易微博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Hq56]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版权声明|供稿服务|友情链接
 

环球投资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