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芽旗下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日前发布《2022中国知识产权年度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与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从业者和关切者一同“探索知识产权的力量”。
《报告》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大规模调研手段,通过倾听中国500位领先知识产权决策人的声音,以第一手数据全方位展示中国知识产权的真实发展状况。《报告》中探讨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诸多关键问题——知识产权到底能为各行各业发挥什么价值?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当如何布局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资源投入等等。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向各行各业的知识产权和决策者传递对深度观察和前瞻判断,提供知识产权的经验借鉴和决策参考,更希望与知识产权领域的各方主体一起砥砺前行,共同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和‘长风破浪’。”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陶栋艳介绍道。
《报告》显示,近三成企业从专利中获得资产价值。商汤科技知识产权执行总监高琛颢接受调研访谈时说道:“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知识产权帮助企业的商业发展,让它成为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
面向未来,专利价值将进一步发挥是一致共识,走出专利部门,在研发负责人中也已充分认同,乃至高管层级也有较好认知。65%的受访者认为,未来5年内专利工作将为企业发挥的价值会显著提升。
此外,《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平均在专利上的人员配置和预算投入分别在8.1人和888万元,但1-5人的人员配置和500万元以下的预算投入占比均超过一半。人员与预算均呈全面增长的态势,预算投入增速大于10%的企业达到46.8%。并且资源投入存在规模门槛,营收在百亿以上的企业,平均人员配置和预算投入达到22人和2938万元。
《报告》同时显示,企业风险意识正在逐步加强,倾向于主动前置识别和规避风险。专利诉讼的影响范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大,四成企业涉诉,五年涉诉金额可达千万量级。直接维权仍是专利诉讼的主要应用场景,但策略性诉讼也已相当普遍,成熟企业尤其擅长利用专利诉讼开展市场竞争。
数字化是专利管理工作中的最大诉求,目前在专利情报分析和专利资产管理上的数字化应用分别达到80%和54%,目前企业在数字化应用中的投入相对较低,中位数在10万元以下。
专利已经广泛应用于提供研发情报,在成熟企业、重制造企业中作用尤其凸显。在专利与研发的工作协同中,组织架构结合紧密,42%的受访企业专利工作直接隶属于研发部门,直接向研发总汇报。在人员配比上,近50%的企业中专利VS研发人员配比达到1:50。(作者 董潇)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版权声明|供稿服务|友情链接
环球投资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