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头条 >
关于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定义和区分 存在模糊不清的中间地带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2-09-20 10:19:42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关于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定义和区分,存在模糊不清的中间地带。

传统经济学中,向来有“公共品”(public goods)和“私人品”(private goods)之分。比如在萨缪尔森在其畅销书《经济学》中,对两者的定义是:公共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私人品恰恰相反,是那些可以分割、可以供不同人消费,并且对他人没有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的物品。

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分,是因为他们认为有“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如果是正外部性,就会产生外部收益,但受益人并不需要为此支付成本。比如你可能看了一场非常震撼的烟火表演,但你并不需要因此付费;或者你家周围新修建了一个漂亮的公园,你家房子因此升值,但你也不需要承担什么成本。而所谓的负外部性,是指会产生外部成本,最典型的就是污染问题,企业把污染排放出去,问题转移到了外部,自己却无需付出代价。

根据上述定义,那些明显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服务,比如教育、医疗卫生、治安领域等等,普遍都被认为是公共品。而传统经济学通常认为,因为无法获得额外的收益,所以私人对于提供公共品的动力普遍不足,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公共品的生产供给,甚或是干脆应该交由政府来负责生产供给。

但是很显然,关于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定义和区分,存在模糊不清的中间地带。而这种逻辑上的模糊,进而带来了政策上的某些不确定性,甚至会造成“公地悲剧”。此外,与此有关的外部性问题,同样是一个仍然存在争议的问题,因为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外部性。外部性所造成的问题,更多的是产权不明晰造成的,本质上还是产权问题。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同时将医疗保障体系,列入都是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品,这就值得商榷。很明显的一个因素,医生也是需要吃面包的。面包可以由市场提供,绝大多数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也是由市场提供。世界范围内看,培养医生的很多大学,也是私立的。

也就是说,构成医疗保障体系的诸多要素,都是由市场有效提供的,但为什么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反而被传统经济学家认为是一个不能由市场有效提供的公共品?这个逻辑跳跃有些过于生硬,存在明显的矛盾冲突。传统经济学家们可以对此矛盾视而不见,但作为科学的经济学,坚持逻辑一致是一项基本原则和要求,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类似被定义为公共品的还有“灯塔服务”,经济学家们曾经一度认为,海上灯塔因为容易被人搭便车,私人建造无利可图,所以一定要由政府建造才可以。但是经济学家科斯调查了大量资料,详实地考证出灯塔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历史上,是由私人建造经营的。科斯得出结论,灯塔根本就不是什么公共品,灯塔的服务是可以通过私人企业来提供的。

但是即便有了很多这种明显的证据,传统经济学依然会把很多东西定义为公共品,比如公路、邮政、教育、公共治安,等等。严格来说,可以被定义为“公共品”的很少。公共品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由此导致了各种错误的逻辑推理,带来的最后结果便是某些错误的政策建议。

很多混乱的根源,就在于定义的模糊。所以,经济学界应该重新审视关于“公共品”的定义,绝不能模糊两可。唯有如此,科学方能称之为科学。(张德勇)

标签: 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定义和区分 公共品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 定义的模糊



【一键分享 腾讯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网易微博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Hq56]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版权声明|供稿服务|友情链接
 

环球投资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