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字号企业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芳斋)启动申购,发行价格确定为34.32元/股,“粽子第一股”的故事轮廓日渐清晰。
近年来,老字号食品企业扎堆上市,但业界对此并不太看好。当下,老字号企业如何借助资本的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发展、焕发新活力,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后退的营收尴尬的境地
据悉,五芳斋是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现已形成以粽子为主导,集月饼、汤圆、糕点等食品为一体的产品群。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五芳斋实现营收18.09亿元,同比下降15.32%;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下降20.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下降11.42%。上半年本是销售旺季,但该公司的营收及利润却出现了明显下降。
对此,五芳斋解释称,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同期部分房产获得拆迁补偿,产生了数千万元的营业外收益;另一方面是因为上半年华东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公司销售、生产均受到明显影响,导致营收下降。
其实,近年来五芳斋整体营收一直缓慢增长。2019年—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期),五芳斋分别实现营收25.07亿元、24.21亿元和28.9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1.42亿元和1.94亿元。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司同期毛利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分别为45.43%、44.57%和43.24%。
此外,五芳斋的“粽子依赖症”仍是其发展的最大隐忧。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五芳斋粽子系列的收入规模和占比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最近四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却不到3%。有分析认为,粽子的地域性限制明显,销售季节性也很强,市场的天花板已现。
另外,记者查询企查查发现,五芳斋还存在司法风险:其曾因产品责任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加工合同纠纷等被起诉,其关联公司也涉及多起诉讼。
对于上市和企业发展等问题,记者联系了五芳斋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资本的诱惑难做的生意
近年来,随着饮食文化类节目的热播,饮食“国潮”掀起消费热浪,老字号食品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红利期。前有全聚德、西安饮食等通过IPO或借壳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有五芳斋、德州扒鸡等正在冲刺,老字号食品企业正进入扎堆上市阶段。
有分析认为,老字号对资本市场青睐有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建成,以及全面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身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模式的企业有了更多上市选择。政策红利下,越来越多的老字号企业想抓住资本市场改革机遇,搭上资本快车转型发展。二是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风风雨雨,当前一些老字号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急需借助资本市场融资通道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地位,让企业做大做强,焕发新活力。
虽然上市不失为助推老字号企业转型发展的良方,但对于老字号企业而言,上市同样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市场营销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更需要向市场证明自己的实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老字号的优点是拥有品牌沉淀,有长期的业绩积累,但不利的一面是没有新生代的品牌体验、性价比等支撑。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老字号虽有品牌积累,但也缺少足够的竞争资源,需要通过上市融资获得更多的机会。政策鼓励老字号主动对接资本市场,但是老字号在管理、创新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稳定性和成长性。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记者表示,在新生代不断叠加的当下,老字号食品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如何把传统的产品与新生代的核心需求和诉求进行有效嫁接和联系,已经成为它们必须解决的难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同样认为,对于老字号发展来说,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推陈出新。“能够依托传承做更好的创新,或许才是老字号企业最需要做的事情。”
“借助资本的力量不一定能够解决老字号食品企业在整个品牌、运营团队,以及渠道、创新、升级、迭代方面的问题。就像全聚德、西安饮食这些都是老字号,但它们登陆资本市场之后结局又如何呢?我觉得不单单是资本端的作用,关键是这些企业内部的创新升级、迭代速度以及质量,才是决定老字号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朱丹蓬说。
(记者 彭婷婷)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版权声明|供稿服务|友情链接
环球投资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