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人物 >
福建传承弘扬“晋江经验”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商报  2022-08-29 13:48:32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在过去20年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4467.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8810.4亿元,人均GDP从2002年的1.29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1.69万元。

作为“晋江经验”的发祥地,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泉州、晋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跃升。县域经济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咬定实体经济不放松是“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创新是“晋江经验”的核心动力。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一枝花”,本世纪初的“秀木聚成林”,还是现在抓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福建省始终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这个“传家宝”。2021年福建制造业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6.4%,18家企业入选中国500强,6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

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介绍,20年间,锚定实体经济,晋江先后实施“质量立市”“品牌强市”“资本上市”“科技创新”“数智转型”等发展战略,推动传统产业高新转型、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培优壮大,构建“4341”现代产业体系。

从一家传统的民营企业转型成为具有现代化治理结构和全球竞争能力的公司,安踏集团2021年全年营收493亿元,连续10年位列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首位。

安踏集团之外,晋江拥有强大的民企明星阵容,恒安、361°、凤竹、利郎、七匹狼、柒牌、九牧王都是公众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汇集了创业的勇气与智慧。凭着这股子拼劲,当年的小作坊如今已发展成实力强劲的企业。“品牌之都”晋江,已拥有45枚中国驰名商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中国鞋都等15个区域品牌;50家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县域前列,构筑起资本市场的“晋江板块”。

晋江民企的茁壮成长,晋江市委市政府功不可没:质量立市、打造品牌之都、鼓励企业上市、推行精益管理……放手引导、关键时候“扶一把”,坚定了晋江企业家先行先试的信心。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契机,晋江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9年的115家增长至2021年的409家,两年翻了近两番,预计2022年底可达5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659.7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升至24%,成为带动晋江创新发展的“领头羊”。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为更好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福建省近期出台《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此外,还先后出台“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规划举措,编制实施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等14个重点行业发展行动计划,打出扶持企业发展、加快工业投资政策“组合拳”,加强全省产业统筹谋划和发展引导。

福建省政府成立了石化—化纤—纺织—鞋服、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锂电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工作专班,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产业发展日常跟踪调度、定期协商。上半年全省新开工了19个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福建省历史上最大的外资项目、总投资420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落地建设,总投资330亿元的厦门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引导能力,实施千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全省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达21个,规模超百亿元企业达50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1.5%。实施培优扶强龙头企业和千家企业增产增效行动,制定8个行动计划,千方百计大招商、招大商,着力引进落地更多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优质龙头项目。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世界闽商大会、数字中国峰会、民营企业项目洽谈会等重大活动,与10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集中签约项目763个、总投资6576亿元。

近日,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出席福建省弘扬“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并表示,20年来,全省上下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成为福建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好则福建经济好,民营经济强则福建发展强;今天福建的发展成就,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功不可没。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迎来新的重大机遇,也面临风险挑战,更加需要大力弘扬“晋江经验”,准确把握大局大势,进一步坚定信心、稳定预期、稳中求进,进一步下定决心、敢为人先、爱拼会赢,进一步保持恒心、厚植沃土、精耕细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记者林茂阳)

标签: 传承弘扬晋江经验 民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民营经济活力 民营企业转型



【一键分享 腾讯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网易微博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Hq56]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版权声明|供稿服务|友情链接
 

环球投资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317 493 128@qq.com